随着近几年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高速发展,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零部件作为汽车的核心感知器件,已向智能化、小型化发展。这些组件里的一些芯片,如BGA,CSP等,由于其集成度越来越高,细间距矩阵列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大,而汽车长期驾驶本身存在的连续震动以及需要面对严苛的高低温影响,导致这些感知器件内的芯片发生失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相较于手机、平板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的使用年限和稳定性是普遍的行业痛点。笔记本电脑的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在0~50度之间,手机的工作温度也不会超过60度。而车载设备的常规工作温度范围,会从冬季例如极寒地区的-40度,至夏季例如沙漠地区长期日光暴晒下发动机内电子元件的极限工作温度,甚至高达180度。通常汽车元器件在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外界温湿度的变化,外部的机械冲击,机械振动等,这些温湿度变化和机械应力会作用在芯片上,从而导致芯片失效。而芯片底部填充胶,由于能有效吸收这些应力,提高芯片的长期可靠性,从而成为了车载电子元器件防护的重要解决方案。
车载辅助驾驶系统对于底部填充胶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流动性。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厂商来说,相较于产品寿命,生产效率更为重要。因此流动性就成了选择底部填充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需要室温快速流动快速固化的产品。
二、耐温性:即高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工业或汽车电子产品所处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30℃,部分特殊情况可达150℃,因此,服务于车载辅助驾驶系统的底部填充材料Tg点应在130度以上,才可从理论上保持产品在正常工作时的可靠性。
三、热膨胀系数(CTE):对于底部填充材料来讲,理论上Tg点越高,对应CTE越低。芯片的CTE很低,一般在2-6ppm。因此为达到与芯片相匹配的CTE,底部填充材料的CTE越接近芯片CTE的2-6ppm越好,即越低越好,这样可以保证更高的可靠性。
如何正确选择底部填充胶,除了上述考虑因素之外,还要根据实际器件以及应用要求考虑其他一些重要的参数如固化条件、填充效果(气泡、空洞)、模量以及填料含量粒径等因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底部填充胶的知识,欢迎在线咨询客服或者电话联系我们。